Page 32 - 第20期杂志
P. 32
HEAD F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DUStry foCUS
HEAD FASHIONASHION
in
行业聚焦
一起来探索世界发制品的发展史
20 世纪 50 年代,发制品制造业在日本兴起。随着社会发展,日本的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,人发原材料
短缺,发制品制造业由日本逐渐转移到了人工成本相对较低,有人发原料资源的中国香港地区。20 世
纪 60 年代初,由于美国限制从中国地区进口发制品产品,致使发制品制造业不得不再一次面临转移生
产制造基地,韩国就成了当时最佳的选择。
那时候,南北朝鲜战争刚刚结束,韩国经济遭遇滑铁卢,百业待兴。当时,韩国人对于头发就是废物再
利用,开始生产,拿到美国去买,地摊式的销售,没想到市场反应效果还挺不错。然后就开始大量批发,
成店面销售。发制品行业也逐渐成为韩国出口的支柱产业,并在当时位居韩国出口创汇的首位。由于发
制品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,也解决了很多韩国人的就业问题。发制品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,形
成了颇具规模的发制品生产基地,曾经举世闻名的韩进船务公司的前身就是发制品企业的华丽转身。
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,发制品生产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,人发原料资源越发稀缺,劳动力成本
快速提高,发制品企业在韩国本土生存愈发艰难,促使有远见的制造商寻求海外生存发展之路。一部分
勇敢的制造商远渡重洋到美国,尝试销售,那时的美国市场还是一片未被开垦的黑土地(黑人发制品市
场),初来乍到的韩国人甚至不懂英文,采取地摊式的零售方式,很快捞到了第一桶金。从而一部分商
人拥有了自己的销售门店,一部分商人转为了批发商,就这样以韩裔美国人为主的发制品生产、批发、
零售的市场局面形成了。
随着美国市场需求的扩大,韩国本土的发制品制造业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,部分韩国发制品生产企业为
了适应市场需求,把企业转移到了相对有竞争力的印尼,另一部分企业转移到了中国率先开放的港口城
市,如天津、青岛、广东等地,快速拉动了中国发制品制造业的发展。
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,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入,许多韩裔或美国商人到中国直接采购发制品产品,
依靠这些海外销售订单,中国发制品行业得到蓬勃发展。在河南许昌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引领下,
河南许昌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了很多发制品生产企业,迅速成为了发制品最主要的生产基地,至此中国成
为世界发制品市场产品主要的供应基地。
从 1960 年到 1990 年韩国发制品生产制造业,引领了这个行业发展 30 余年。从 1980 年到 2005 年,
发制品产业在中国发展了 20 多年后,却有着和韩国企业惊人相似的轨迹。由于国内市场恶性竞争,生
存环境举步维艰。21 世纪初,中国制造业也开始尝试寻找海外市场,无奈美籍韩国人早在已占领美国
发制品市场,且团结得犹如铜墙铁壁,很难进入,所以国内企业纷纷转向非洲市场。在非洲市场占领了
一席之地。
由于韩裔美国商人长期稳定占据并控制着美国市场,有完善的销售市场体系,中国企业很难突破美国市
场。因此,中国发制品企业尝试开发相对容易的非洲市场,但是非洲的市场,现在可以说是非人的市场。
因为很多企业低价恶意竞争、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(骗取出口退税),再加上非洲自身不稳定的经济
环境(货币贬值),使得非洲市场也是千疮百孔,使得很多企业苦不堪言。
韩国人经营 30 年占领的美国市场固若金汤。我国国人同样的经营 20 年占领的非洲市场却苦不堪言。
到底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呢?
020
020